為了讓自己能夠回來複習, 把一些覺得要記住的觀念寫起來. 因為我很健忘=..=
感覺自己開始能夠串連模擬軟體上的一些參數了@@" 
 
SI主要的目的:
1. 經驗法則  [RD常常在用這個, 一般人很少知道WHY,做就對了~哈哈哈哈  別小看經驗法則, 他是一切的開端, 不過一般只是近似且還有很多條件限制, 用的時候要三思啊啊啊啊!!!]
2. 解析近似 [藉由模擬工具與理論觀點作深入解析, 理論切入主要是針對數值參數上的選用合理化, 例如Er值的選用, 介質耗散係數的範圍定義…等]
3. 數值模擬工具 [除了靠模擬軟的輔助, 更需要統計的軟體做落點分析, 能夠達到更精確的數據,所得到的數值也比較有參考價值]
4. 實際量測 [這個主要為了讓一些我們模擬使用的參數做優化的處理, 因為理論上的數值會有誤差, 依不同材質, 環境下, 參數會有所變動, 藉由模擬數值和實際量測數值做比對後,優化參數]
 
SI一般應該是為了高頻訊號而存在的系統, 分析高頻訊號在不同的結構下, 對訊號本身有什麼影響,  例如常見的crosstalk, ISI,Loss …等等.
對於一開始該切入的主題, 應該是從碟版結構開始, 之後會衍生出阻抗, 傳輸線, 拓樸, 終端阻抗匹配.
在藉由這些主題去切入更細更深入的探討, SI比例佔最重的應該是非傳輸線莫屬, 因為我也是開始讀有關傳輸線的資料才漸漸恍然大悟的.
 
我最喜歡的章節應該是有關loss的部分吧, 因為以前dB一直搞不是很懂, 什麼碗糕log的, 一度以為這是外星人來地球授課的外星知識=..=
[SI 9.10]其實dB最早是使用在聲音上面,由Alexander Graham Bell發明的, 其實他是一個醫生, 他為了要測試人對聲音的感覺, 對聲音做一個量化的處理,
一開始的刻度只有10, 而為了紀念這位醫生, 就以他的名字當作單位也就是Bell, 由於這個東西越來越被普遍使用, 開始漸漸把刻度條大, 變成100個刻度,
就因為如此, 這個全新的刻度大家就稱為他deciBels, deci的意思是1/10, 而Bel就不用多說啦.dB就是這樣誕生的.一般dB是指是指兩個功率或是能量的比值,
所以公式就是大家知道的dB=10*log(P1/P0) , 但是遇到了振幅的時候[例如訊號的Loss],  因為dB是功率或能量的比值, 故不能直接套換, 需要做個轉換才行,
轉換就是我們以前國中學過的物理公式. 藉由P=VI, I=V/R 兩個作整合可得 P=V^2/R   薑~薑~~薑~~~薑~~~  看出來了吧, P和V^2成正比 這樣就可以把他帶入公式中
dB=10*log(P1/P0) =10*log(V1^2/V0^2)=10*2log(V1/V0)=20*log(V1/V0)  很簡單吧, 我最近才了解, 我真對不起Bell這位偉大的大大, 因為這樣 所以就為了補償Bell大大,
所以就給他跑去大概了解一下聲音耗損的東西, 也抓些軟體來玩XD  上一篇有介紹. 哈哈哈哈哈~~呼 這一段是因為了解dB後 開始愛上loss的東西, 人真的會因為了解
而不再去討厭 而選擇接受, 或許每個人都不一樣, 不過我是這樣的.
另外一章, 就非反射莫屬了[SI 8.5]因為以前一直不是很懂他的炸開圖, 也是在最近搞懂的, 有時候類似的文章多看幾種, 感觸就不一樣ㄝ,會漸入佳境的感覺.應該是每個人
切入的觀點關係, 作者有時候切入的點是需要一些知識的, 但是剛好你不是很懂, 所以就很難去了解吸收.  
 
轉戾點是在傳輸線, 所有的SI就是在這裡做為基準放大, 我也是從這個章節開始有一種能把過去和現在所了解的做些整合串聯.
還有一些想法  忘了=..= 等想到在來寫ㄅ 本來以為可以寫超多的 可能明天還要上班緊張又把架構忘了 囧rz
 
以上存屬個人想法 只是為了讓自己複習用  做為目標進展的依據.